10月18日,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中国人民银行主场论坛在北京举办。论坛由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承办,论坛主题为“完善现代中央银行制度 提升宏观治理水平”。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北京市政府副市长司马红出席论坛并致辞,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易纲,国际清算银行亚太地区首席代表张涛,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师Edward Robinson,泰国银行副行长Piti Disyatat,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刘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以及来自欧洲中央银行、欧洲稳定机制、日本银行、汇丰银行的十余位专家,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中央银行制度,加强国际对话协调,提高宏观治理水平,实现全球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主持了论坛。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在致辞中指出,完善中央银行制度需要不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本质的认识,聚焦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实现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双目标,围绕完善中国特色货币政策框架、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处置机制、建设安全高效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体系和更高水平的开放型金融新体制、健全中央银行内部治理等方面做好各项工作。
北京市政府副市长司马红在致辞中指出,北京市高标准地推进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在金融、电信、互联网等领域创新推出了系列先行先试政策。同时,积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扎实推进中关村科技金融改革示范区建设,支持北京证券交易所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推进区域性股权市场改革联动,加强数字人民币推广使用,持续扩大金融对外开放。
中国金融学会理事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易纲在主旨演讲中强调,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最基本、最主要的职能,不断优化货币政策调控框架、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完善中央银行制度的重要方面。要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着力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发挥好货币政策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国际清算银行亚太地区首席代表张涛认为,中央银行需要在维护金融体系安全和完整性与不抑制创新之间找到平衡,并向市场和公众清晰传达政策意图。中国在今年9月下旬宣布的一系列稳定房地产市场和支持增长的政策支持,将逐步展现效果。
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刘珺指出,在以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下,经济发展范式发生显著变化,对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效能产生较大影响。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将在促进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科技创新、畅通传导渠道等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指出,中国经济现阶段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内需不足,重点是消费需求不足。可提升新市民在保障性住房、教育、医疗、社保、养老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快都市圈范围内中小城镇建设,形成以城乡融合发展为基础的高质量可持续现代化城市体系。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师Edward Robinson提出,近期亚洲经济体市场弹性逐渐改善,可加强区域和全球合作以更好保护价格稳定和金融稳定。泰国银行副行长Piti Disyatat强调,中央银行过去成功的通胀目标制面临新的挑战。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行长兼行政总裁王云峰强调了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日本银行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小池一德分享了日本银行自1998年以来在政策决策机制上的变化。欧洲中央银行宏观审慎政策和金融稳定局副局长Livio Stracca分析了美联储和欧央行货币政策转变的溢出效应。欧洲稳定机制首席财务官兼管理委员会成员Kalin Anev Janse介绍了欧洲稳定机制与欧央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以维护欧元区金融稳定。
来自国家金融管理部门、相关部委、国内外金融机构、高校及科研院所的300余名专家学者现场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