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金融史研究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是新时代金融工作坚守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的必然要求,对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宣传具有根本性、战略性的支撑作用。近日,《金融时报》记者就“十四五”时期中国人民银行红色金融史研究的进展与成效,专访了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负责人。《金融时报》记者:“十四五”时期,中国人民银行在将红色金融史
10月21日下午,金融研究所举办“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与展望”专家座谈会。金融研究所张怀清副所长主持。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刘琳、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教授邹静娴、高盛集团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闪辉、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副总经理鄂永健、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等专家围绕我国宏观政策和经济金融形势等内容进行了交流讨论。人民银行相关司局和金融研究所工作人员等参加了会议。
9月18日,2025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论坛在广西南宁召开。论坛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中国金融学会、亚洲金融合作协会联合主办,主题为“中国—东盟合作背景下的人工智能发展与金融创新”。中国金融学会在论坛期间举办了2025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圆桌会议,聚焦“深化中国—东盟金融市场合作,扩大双边本币使用场景”议题,组织来自中国香港、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缅甸、泰国、越南等9个国家和地区金
9月22日下午,中国金融学会理事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易纲来到中国人民大学,为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培养博士项目开讲《中央银行学理论与实践》,题目为“中央银行的由来与作用”,并与博士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讲座由金融研究所丁志杰所长主持,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王芳副院长总结。联合培养博士生等人民大学师生、金融研究所研究人员约90人参加。课前,易纲会长与中国人民大学林尚立校长会
2025年9月20日,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召开第十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和第十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来自会员单位及学界和业界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陆磊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听取并审议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和财务工作报告,表决通过《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学会章程》,选举产生第十二届理事会。第十二届理事会召开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常务理事及学会负责人
近日,金融研究所与上海财经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金融研究所丁志杰所长与上海财经大学刘元春校长见证签约。签约仪式由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助理夏纪军主持。签约仪式上,刘元春校长围绕当前宏观调控问题作主题报告,金融研究所张怀清副所长主持该环节。签约仪式后,上海财经大学刘莉亚副校长主持召开闭门研讨会。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陆瑶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张成思教授、兴业银行
7月18日下午,金融研究所举办“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与展望”专家座谈会。金融研究所张怀清副所长主持。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张宇贤、商务部综合司运行处处长王浩、中国银行业协会研究部主任李健、巴克莱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常健、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等专家围绕全球经济状况、宏观政策和我国经济金融形势等内容进行了交流讨论。人民银行相关司局和金融研究所工作人员等参加了会议。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17年半,领导和推动了地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对金融领域的一系列重大命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长远谋划和有益探索,形成了大量原创性理念,开创了多项变革性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和实践经验为做好今天的金融工作,建设金融强国,具有怎样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呢?
5月13日至16日,中国金融学会2025年第一期高级培训班“人工智能时代的金融高质量发展”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成功举办。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理事会会长易纲、副会长张晓慧,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副司长车士义,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鲁春丛,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教授宋立,中国金融学会副秘书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益平,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研究所教授肖俊等专家学者出席并授课。
2025年4月29日,中国金融论坛暨中国金融会计学会第十三期“金融会计大讲堂”在北京举办,邀请财政部会计司一级巡视员、中国会计学会秘书长刘光忠作“构建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的思考”主题演讲。中国金融会计学会会长、十三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人民银行原副行长郭庆平出席,中国金融会计学会秘书长、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莫万贵主持。刘光忠秘书长立足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与内涵,生动阐释